当前位置:
背景: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 字号:   默认

凰涅天下_第1225章

君朝西Ctrl+D 收藏本站

墨学在先秦时代和儒学同称显学,当时有“不入于儒,即入于墨”之说,在墨子逝后,墨学分化为两支,一支是墨家中的武者,成为游侠,称为“墨侠”;另一支被称为“墨家后学”,又分为“墨辩”和“墨实”——墨辩注重认识论、逻辑学,著书立说,与人辩论;而墨实则注重实践,在几何、光学、力学等方面都有研究。

凤凰书院的物理科和工械科的课本便编自于墨实的《墨经》;而格物中运用的学习和思维方式则来自于墨辩的认识学、逻辑学。

名家的学说注重辩论“名”与“实”之间的关系,也是一种逻辑学。“名”即概念,“实”即事。盖因战国时期动荡,很多礼法名存实亡,名家由此崛起,提倡“正名实”,强调事物应“名乎其实”,藉以令天下一切事物合乎名家所说的道理。因其辩证推理性极强,能操两可之说,设无穷之辞,人辩不能及,被贯之为“诡辩”——而今的讼师便是奉名家鼻祖邓析为祖师,当知名家辞辩之强,别家不及。

在名可秀看来,墨家和名家思辩方式对“理学”这个新学派很有用处。

学派之间的斗争,免不了辩议,包括文辩和舌辩,而引鉴墨辩和名辩之法则可令论说更为严密。

对于格物之学而言,其逻辑法更是大有妙处。即使格物学科的夫子和学子们还没有意识到逻辑学的重要性,但在平时的思考、写文、说话论辩过程中,他们将会有意识地使用概念、作出判断陈述、进行推理论证——这就是逻辑学。

如此,“理学”的“三理”便囊括全了。

上理为哲学,中理为道德,下理为科学。卫希颜心想,这种定义更全面,也更适合大宋这个时代,这里的学术土壤是以道德为核心,不谈道德便不足以立学。若“理学”单指科学,则失去了华夏思想最精粹的部分,更无法与其他学派抗衡。须知,早前格物学科的建立还是依托在“格物致知”的名头上,而这个“知”不是指知识,是指道德、天理。

卫希颜想着便不由笑出来,说她这只懂一招半式的野路子果然不如正统出身的。

名可秀扑哧一笑,说:“你经学只通一招半式,格物学还是有两招的,若将火炮学拿出来,勉勉强强也算半个理学家了。”

卫希颜哈哈大笑,“这理学家的帽子太重,我可戴不起。你是理学大宗,我给提扫帚就是了。”

名可秀奇道:“我要你提扫帚做甚?”

卫希颜脸一板,做出副杀气腾腾之态,“将反对你的统统扫走。”

名可秀咯咯直笑,然后说:“扫帚莫若春泥,化作春泥更护花。”

“得,我成泥巴了。”卫希颜唉声道,“比扫帚更不如了。”

两人脉脉相视片刻,均扑声笑出。

名可秀那句一语双关的戏谑卫希颜懂,理学才刚刚萌生,恰如幼嫩的花骨朵,还无法与王学、程学相抗衡,需要成长的时间。

不提二人之间的笑谑,自“理学”正式定名后,便引起了大宋儒林的注目。

但正如名可秀所言,理学目前还没有出现能与王安石、二程、张载、司马光这些宗师级大儒并肩的人物,若易学大宗师邵雍健在自是另一番天地,而邵伯温虽然是当世大儒,但比起其父邵雍还是差了一截,尚不足为其他学派正视。

是以理学虽有了些名头,但在四大学派——王学、程学、温学、关学——的眼中,属于“名大于实”,不足以引起论战。而理学派的夫子们也颇谨慎,主要论述集中在凤凰书院划分的“格物学科”内,而经义则属于“文史科”,暂时还没有踩到其他学派争辩的学说上。

直到理学成立两年后,才有格物科的学子在思辩堂提出“行在知先”的知行论。

事实上,这个知行论早在格物学科的实践中已经产生,但因涉及其他学派的知行论争议,理学派的夫子们并未在公开场合谈及。然而学子们却没这许多顾忌,便有工械科和地理科的学子在思辩堂抛出“行在知先”论,受到文史科的学子犀利辩诘,因这个新知行论的理论根基尚不深,格物科学子败退。而即使在格物学科内,也并不是人人认同这种知行论。

也因如此,这种新知行论虽然公开提出来了,也未引起大范围关注。

像朱震、许景衡、何涣等人,便未听闻过。

叶梦得隐隐有些印象,他忖眉暗思,这“行在知先”似乎在哪听过,然后便想起正是就读凤凰书院地理科的次子叶桯提起过。

他目光沉了沉,看向章舜举,“这似乎是……理学的说法?”

  • 背景: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
  • 字号:   默认
  • 背景: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
  • 字号:   默认